当地时间7月29日天津配资公司,中美经贸团队在瑞典结束了第二天谈判。双方宣布将原定8月12日到期的关税休战协议,再延长90天。
但美财政部长贝森特已经给美国的出尔反尔埋下伏笔,他表示“会谈非常有建设性,只是美方还没有签字,最终决定权在特朗普总统手中”。
这场在瑞典首相府罗森巴德举行的会谈,表面平静却暗流涌动。媒体指出,中方与美国财长贝森特、贸易代表格里尔带领的团队,进行了16小时的“深入、坦诚”磋商。
最终双方达成核心共识:将5月日内瓦协议创设的关税休战状态延长三个月。这一决定意味着价值38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暂时逃离了关税悬崖。
若协议破裂,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将面临“145%的复合关税”,而美国企业也将承受对华供应链中断的冲击。
贝森特在会后释放积极信号,“双方已展现出建设性姿态,正朝着建立常态化对话机制稳步迈进”。微妙之处在于,尽管美方也承认中美双方进行了“深入、坦诚、建设性的沟通”,但美方谈判代表反复试图凸显美国的“主导地位”。
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称:“他们带回积极报告,但延长休战需特朗普点头。”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,特朗普试图“以拖施压”,迫使我国作出让步。特朗普还希望用“延长关税休战期”的方式,换取我国在稀土、关税等领域的退让。
美国媒体一针见血地指出,美国2026年中期选举在今年年底就将拉开序幕,特朗普急需将与中国的协议包装成“美国胜利”。
为了实现这一点,贝森特在记者会上悍然抛出“终极威慑”,威胁对中国征收100%关税,理由是中国持续采购俄罗斯石油。
贝森特援引美国国会授权称:“任何购买受制裁俄罗斯石油的国家都应做好准备!”然而,就目前而言,美国要想履行这一诺言,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。
美联储此前测算,全面加税将推升美国核心通胀1.5%,重创美国企业和消费者。如果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,美国将面临着一场社会危机,因为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将会大幅提高,这将会对特朗普政府造成剧烈冲击。
外媒指出,中国在贸易谈判中掌握主动有六大支柱,分别为“稀土控制、法律反制、制度延续性、产业自立、精准反制、进口弹性”。
并且,美国威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100%关税,并没有得到任何一方的支持。欧盟、日韩拒绝对此表态,印度更直言“能源安全优先”。
要知道,除了中国、印度、土耳其之外,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在购买俄罗斯石油,他们的诉求是压低俄罗斯石油的采购价格,而非不让俄罗斯对外销售石油。
如若不然,德国等国家只能花费巨额成本,从美国购买石油、天然气等能源资源,这对欧洲来说是一个不可承受之重,因为在俄乌冲突爆发第一年的冬天,美国天然气商是在以高出市场价格三到四倍的价钱,向欧洲出售天然气。
对于贝森特赤裸裸的威胁,中国代表当场反击:“中国是主权国家,也尊重他国的主权,石油采购基于自身政策。”可以预料到的是天津配资公司,90天不过是中美下一轮博弈的倒计时,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,终究会再次溃败。
华信金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